2、通过对诗词中的重点词句的分析从而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情感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出色的文人。如雷贯耳的大名来自于前者,而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触碰的则是后者,以及文学永恒的话题——人学。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2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沁园春·长沙》通过望秋景忆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活,表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抒发了激流勇进,蔑视反动派,立志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的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优秀的篇章之一。
下面为同学们播放诗歌的诵读音频,请大家在下面一起有感情地共同朗读。
欣赏诗歌,无外乎三点:一曰语言技巧,二曰形象意境,三曰思想情感。说白了,就是要懂得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描摹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情。三者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当然,在我们日常的诗歌品读中,不一定要功利地去分析诗歌中的任何一个所谓的知识点,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够在诗歌品读中,抓住细节,充分展开理性思考与艺术想象,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文学园地中,得到真正的审美愉悦。有些同学或许觉得很多文体自己并不喜欢,而很多文字又很枯燥。这个感觉其实已经伴随了我很多年头,终于有一天我在不懈地阅读中发现:枯燥的永远不会是你面前的文章,而是我们的心灵!
简单了解了品读诗文的方法,我们进入到诗歌的分析中来,一起来鉴证一下,如何在文字细节处得到阅读的乐趣:
“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诗人描画出怎样的意境?
孟子曾经这样解读孤独:一个人,假如他在一个乡的范围内是杰出的,那么他必然在一乡中寻找同样杰出的人为友;假如他在一国中,或在整个天下是杰出的,那他就必然在一国中,在全天下寻找同样杰出的人。如果寻遍天下都找不到了呢?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聆听古人的声音。这就是亘古的寂寞。“独”本意是“孤独”,无数人生通透之达人所深思所享受的一种境界。这种孤独多多少少带着无奈悲凉的人生意味。而诗人毛泽东在这个诗篇中将“独”字运用得恰到好处,虽是孤独,却不见无奈与悲凉——“独立”二字,劈空而来,见其笔力的遒劲,这就是说,那一派山红江碧、鹰击鱼翔的寒秋景色,都是经过一个焦点而集中起来的,这个焦点便是独立在橘子洲头的诗人。作者于此妙笔一点,微微寂寥的境界上,树立起一种雄浑之气势。
一个“看”字,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其次,诗篇中所描绘的这一派色彩鲜明的秋景,并不是纵目所及,顺手涂抹,而是经过艺术的概括,所以才把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为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意趣盎然,全无肃杀之气。
想象一下,诗人用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在“看”?
如此境界,我们方能明白,这个看,不仅是用眼看,更是用“心”在看,非胸中有容天纳地之格局,不能如此“看”“江山”。……
作为“看”到的总结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到底为我们展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
“万类”为何物?自然万物。“霜天”是何天?前文所谓之寒秋。“竞”字一出,不由得催人急迫。“自由”一出,全诗境界顿明。“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与梦想。在那个时代里,自由是人们反抗压迫。此句穿透时间空间,为我们展现了一切生命的终极追求。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怅”字的本意是什么?在诗歌中我们该如何理解?
“怅”字课本中的解读是“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情”,从全诗的气势来看,最合适不过。而我们在同意这一观点的同时,是否可以由此引发一点思考:作者所用“怅”字是否也是一种惋惜之心境的写照?如此寥廓的大地,该由谁来主宰呢?叹息一声,当仁不让。如此处理这个字,是否有一点刚柔并济的感觉?
这句诗与开篇所提到的“独立寒秋”有什么关系呢?
当年“携来百侣曾游”,正是同在眼前这一特定环境,眼前景物就不能不同当年往事联系起来。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与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今日“独立”,当年“携游”,时间变了,情况不同,指点江山,击水飞舟,正是往昔的具体景象。与前文之“独”相印证,意味无穷。
如果“击水”是游泳的意思,那么这句诗我们应如何解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而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